长期以来我们对功能部件关注不够,在功能部件上碌碌无为很难使我们的机床工业上一个台阶,购买国外的功能部件只能使我们的工业缺乏竞争力。
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,促使海内机床工具行业泛起了产销畅旺的局面,机床附件行业在强盛的需求之下也是如虎添翼,奋力前进。我国动弹功能部件工业是土生土长的民族产业,有着40多年的发展历史,行业虽小(约60多家企业)却有一批从上世纪60年代“精密机床全国会战”中成长起来的骨干企业。
国产机床附件市场走俏
最近几年,跟着国民经济快速不乱发展,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以及整个制造业技术进级和国防现代化需求加大,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拉动下,我国机床附件工具市场呈现产需两旺的态势,代表装备制造业提高前辈水平的数控机床出产更是乘势而上。再加上近几年泛起的一批新生的企业,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,我们应为机床附件行业提供一个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。
跟着机床行业的发展,机床附件行业必需有与之相配套的产品,要能跟得上机床行业的步调,机床行业竞争是激烈的,机床附件行业竞争也是激烈的,但恶性的竞争终将给行业带来黑暗,机床附件行业急需公平的良性竞争。
机床附件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
我国机床的功能部件固然从“小件”、“配套件”的地位晋升到“枢纽岗位”并受到正视,但一直是在“重主机、轻配套”,“重洋轻土”这样的大环境中逆水行舟、艰难成长。
在工信部的“十二五”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规划中,沈阳机床集团是扶植为世界级企业的第一“候选人”。
进入三大市场,盈利能力全球最高
2009年以来,沈阳机床集团突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,历史性地攻克了数控系统核心技术,全面建立了独有的数控系统研发、产业化、应用的三层体系,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。
“去年,沈阳机床集团已经形成年产5万台、30亿元规模的代工生产(OEM)普通机床产业群。”关锡友说。以OEM为标志,沈阳机床集团掀起了一场产业浪潮,分三个层次抢占世界机床市场:在传统产品阵地上,贴着“沈阳机床集团”的OEM普通机床今年将达到年产8万台、55亿元规模,成为国内普通机床市场的霸主;“新五类”系列产品,正不断进军国际机床中高端市场;在高技术层面,沈阳机床集团的设计研究院与意大利菲迪亚公司、深圳华为公司打造一个联合平台,正在攀向世界技术的顶峰。
一步活而步步活。2011年,沈阳机床集团的数控机床产量已达到3万台,数控化率达到61%。在当今世界机床企业赢利能力停留在1%左右时,沈阳机床集团已经突破了2%。
系统集成创新,成为行业领军企业
一个关键的数据,标志着沈阳机床集团在世界机床行业的领军地位:2011年,沈阳机床集团的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世界行业平均增长速度。关锡友分析说,沈阳机床集团不断进行着技术、人才、研发、市场等领域的系统性集成创新,使集团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世界机床行业的大部分企业。
当今,欧美国家的机床企业已经进入“后工业时代”,依靠品牌和服务等非制造领域的“利器”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。沈阳机床集团也在国内率先向品牌化方向发展:在国内首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Callcenter系统,开通了400客户服务热线,集中受理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;在国内率先建立了4S店模式,并且成为中国成长最快、服务最先进的机床销售模式。